肝癌是指原发于肝脏的恶性肿瘤。国际癌症研究署(IARC)发布的全球癌症数据显示,2018年肝癌发病率排在全部癌症的第6位,但病死率排第4位。
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新发肝癌37.0万例,死亡32.6万例,是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和第2位的肿瘤致死病因,肝癌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与健康。
肝癌发病危险因素有哪些?
1. 病毒性肝炎
我国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(HBV)、丙型肝炎病毒(HCV)感染引起的肝炎。
2. 长期酗酒
长期大量饮酒将增加肝脏负担,并对肝细胞产生毒性刺激,诱使肝细胞恶变。
3. 非酒精脂肪性肝病
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源于胰岛素抵抗,致使肝细胞损伤、肝纤维化及肝硬化,这些因素与原发性肝癌密切相关。
4. 黄曲霉素
气候潮湿的地区,容易导致食物霉变,而霉变的食物中黄曲霉素的含量往往很高。黄曲霉素已被国际癌症研究署确认为一类致癌物。
5. 糖尿病
近几年中国3项 10万人以上的大型队列研究结果均提示,糖尿病可增加肝癌发病风险。
6. 肥胖
国际上多项研究确定了肥胖与肝癌的相关性。
7. 吸烟
吸烟可加重肝纤维化程度,增强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致癌作用。
8. 肝癌家族史
遗传因素在肿瘤的发生、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,也是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,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更应重视肝癌筛查。
肝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?
原发性肝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,疾病晚期可表现为肝脏肿大、肝区疼痛、皮肤及巩膜发黄、腹胀、消瘦、发热、乏力等。
如何预防肝癌?
1.接种乙肝疫苗。
2.防止食用霉变的食物。
3.注意饮水卫生,防止饮用被污染的水。
4.戒烟、戒酒或减少饮酒。
5.控制体重,增加运动。
如何进行肝癌筛查?
对于肝癌高危人群,专家建议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超声和血清甲胎蛋白(AFP)检查。乙肝患者,建议加做乙肝五项定量和HBV-DNA检查。